1——畏天命
v 畏 ——則不敢放肆,而德以成,無畏則縱其欲,而乃於禍。
v 天命——是天賦之理,於人曰性,即性理也,惟皇降衷,故曰命。
v 老母——是公理的天命。
祖師——是傳道的天命。
衆生——是自性的天命。
何謂四惡?
2——畏大人
v 大人——其行為德性足為衆人效法者,有助於保存天理。好人與 大人不同,好人可能喻於利,不喻於義。
v 易經——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,先天而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,天且弗違,而況於人乎,況於鬼神乎。
3——畏聖人之言
v 聖人之言——聖人之言,闡發天理,至精微之處,不一定好聽,淺白易懂。
v 子路就是最好的表率,子路有聞,未之能行,唯恐又聞。
v 大禹善言則拜,子路聞過則喜。
v 小人——一般百姓
v 狎——慣見而輕視之。
v 侮——戯玩,侮辱聖人的話。
何謂九思?
子曰:[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聼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
忿思難,見得思義]。
忿思難,見得思義]。
v 聖賢君子之思——必然謹慎審察,出於清淨之心,發乎修己之念,舉凡一思一念,
莫不當理盡其誠,起修化人,立德行道達本。
莫不當理盡其誠,起修化人,立德行道達本。
v 小人——凡一切思,如同強風襲林,翻搖難以自立,溺於萬境塵緣,心中日夜憂慮,愁腸百結難解,終難立德修身,不能返本還原。
v 君子小人應居塵世,所思之異因果亦殊,立身不同造業有別,功過之果乃有異分。
1) 視思明——識善惡,明察秋毫,當視則思,明察而不遮蔽,不可粗疏模糊,細看明辨,眼觀各事,自省是否看得明白。
2) 聼思聼——悟本源,聞理啓愚,當聼則思,聞詳而不雍塞,不可約略含混,慎聼確切,言語入耳自省是否聼得清楚。
3) 色思溫——莫貪色,和顏悅色,顔色則思,溫和而不暴戾,不可嚴冷亢厲,臉色溫和,表現臉色自省是否和顏悅色。
4) 貌思恭——禮端守,彬彬有禮,容儀則思,恭敬而不惰慢,容貌謙恭,待人接物,自省是否謙恭有禮讓。
5) 言思忠——始終如一,不欺不騙,言辭則思,誠實而不欺瞞,說出言語,自省是否意懇。
6) 事思敬——尊師命,三思而行,爲事則思,穩重而不輕忽,所做事情自省是否腳踏實地。
7) 疑思問——追前求,不恥下問,疑惑則思,求解而不自誤,疑問不解,自省是否不恥下問。
8) 忿思難——莫操心,息事寧人,忿怒則思,禍難而不鬥氣,不可意氣用事,當思後患,怒氣欲發,自省是否義理所得。
9) 見得思義——捨己身,不妄貪取,臨財則思,義理而不苟得,不可苟取傷廉,正義而得,利益當前,自省是否義理所得。
君子五美,四惡
子張問於孔子曰:[何如斯可以從政矣?]子曰:[尊五美,屏四惡,斯可以從政矣]
何謂五美?
子曰:[君子惠而不費;勞而不怨;欲而不貪;泰而不驕;威而不猛]。
Ø 何謂惠而不實?子曰:[因民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費乎?]
v 在上位的人把恩惠是給人,即人民應有的利益賜給他們,自己卻不會浪費。
Ø 何謂勞而不怨? 子曰:[擇可勞而勞之,又怨誰]。
v 選擇適當勞役時機才動用人民,又有誰怨恨呢!
Ø 何謂欲而不貪 ?欲仁而得仁,又焉貪
v 要想仁政愛民,就能得到行仁的結果,還有什麽可貪求的呢?
Ø 何謂泰而不驕?君子無眾寡,無小大,無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驕乎?
v 君子存心,而論對人對事,都不敢輕慢取疚,身心舒泰而不驕傲。
Ø 何謂威而不猛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
v 在上位的人,端正自己的衣冠,莊重自己的容貌,人家望見了端正莊重的威儀,自然生敬畏之心,這不是威嚴而不兇猛嗎?
子曰:[不教而殺謂之虐;不戒視成謂之暴,慢令致期謂之賊;猶之與人也,出納之吝,謂之有司。]
Ø 何謂不教而殺謂之虐?不教育,教訓人民,一但人民犯了罪就殺,叫做酷虐。
Ø 何謂不戒視成謂之暴?不預先告誡人,就察看他的成功,叫做橫暴。
Ø 何謂慢令致期謂之賊?極慢怠的下命令,即立刻限定日期繳交成果,叫做害人的賊。
Ø 何謂猶之與人也,出納之吝,謂之有司?給人物品於出入的時候吝嗇不捨,叫做專看守錢財的小史見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